卷五 海经·海内南经
分类:《山海经》海经 浏览量:
海内东南陬以西者。
海内南经记载的是东南角以西的地方。
瓯居海中。闽在海中,其西北有山。一曰闽中山在海中。
瓯位于海中。闽也在海中,它的西北方有山。一说闽地一带的山在海中。
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。一曰在海中。
三天子鄣山在闽的西方,海的北方。一说此山在海中。
桂林八树在番隅东。
桂林的八棵树位于番隅的东面。
伯虑国、离耳国、雕题国、北朐国皆在郁水南。郁水出湘陵南海。一曰相虑。
伯虑国、离耳国、雕题国、北朐国都处于郁水的南面。郁水发源于湘陵,流入南海。一说伯虑即相虑。
枭阳国在北朐之西。其为人人面长唇,黑身有毛,反踵,见人笑亦笑,左手操管。
枭阳国位于北朐国的西边。这个国家的人长着人一样的脸,嘴唇非常长,身体呈黑色,身上有毛,脚跟反长,见到别人笑也跟着笑,左手握着竹管。 【枭阳国】 有人认为枭阳是介于人和兽之间的野人,是传说中的山精。他们身躯庞大,傻里傻气,又被称做“赣巨人”。枭阳喜欢抓人吃,每当抓住了人,未吃之前,会先开心地咧开嘴哈哈大笑。他们的嘴唇又厚又长,笑起来的时候,嘴唇就翻到了额头上,把鼻子和眼睛都盖住了。后来,人们想出了对付他的妙招:手上套两只竹筒,万一被枭阳捉住,就趁他张口大笑、嘴唇上翻的时候,迅速地从竹筒中把手抽出来,再用尖刀把他的嘴唇钉在额头上,让他的眼睛看不见东西,就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。可笑的是,枭阳被捉住后,手中还紧紧地抓着两只竹管不放,以为是人的手,也足见其之笨。
兕在舜葬东、湘水南。其状如牛,苍黑,一角。
兕住在帝舜埋葬之地的东边、湘江的南边。它形状与牛相似,身体呈苍黑色,长有一只角。
苍梧之山,帝舜葬于阳,帝丹朱葬于阴。
苍梧山,帝舜死后就葬在它的南面,帝丹朱死后葬在它的北面。
泛林方三百里,在狌狌东。
泛林方圆三百里,在猩猩栖息之地的东边。
狌狌知人名,其为兽如豕而人面,在舜葬西。
猩猩知道人的名字,它的形状与猪相似,却长着人一样的脸,居住在帝舜所葬之地的西面。
狌狌西北有犀牛,其状如牛而黑。
猩猩居住地的西北方有犀牛,其形状与牛相似,全身呈黑色。
夏后启之臣曰孟涂,是司神于巴。人请讼于孟涂之所,其衣有血者乃执之,是请生。居山上,在丹山西。丹山在丹阳南,丹阳居属也。
夏朝国君启的臣子中有一个叫孟涂的,他是主管巴地的神。有人到孟涂那里去请他审理案件,他把衣服上沾有血迹的人抓起来,被抓起来的人向他请求饶命。孟涂居住在山上,此山在丹山的西面。丹山在丹阳的南边,丹阳则为巴的属地。
窫窳龙首,居弱水中,在狌狌知人名之西,其状如龙首,食人。
窫窳长着龙一样的脑袋,居住在弱水之中,位于能知道人姓名的猩猩所居之地的西面,它形状与貙相似,长着龙一样的脑袋,会吃人。
有木,其状如牛,引之有皮,若缨、黄蛇。其叶如罗,其实如栾,其木若蓲,其名曰建木。在窫窳西弱水上。
有一种树,它形状与牛相似,牵拉它时能扯下树皮,拉下的树皮像缨带和黄蛇。它的叶子像罗网,所结的果实与栾树的果实相似,树干与蓲相似,这种树名叫建木。它生长在窫窳栖息之地以西的弱水岸边。
氐人国在建木西,其为人人面而鱼身,无足。
氐人国在建木生长之地的西边,该国的人长着人面鱼身,没有脚。
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,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。其为蛇青、黄、赤、黑。一曰黑蛇青首,在犀牛西。
巴蛇能吃掉大象,三年后才吐出象骨,君子吃了这种象骨,就不会得心脏和腹部的疾病。这种巴蛇身上有青、黄、红、黑四种颜色。一说巴蛇名为黑蛇,长着青色的脑袋,住在犀牛栖居之地的西边。 【巴蛇】 巴蛇体形巨大,《水经注》记载:巴蛇“长十丈,围七八尺”:周身色彩斑斓,青色、黄色、黑色、红色混合相间。它善于隐藏在暗处,等猎物一出现就扑跃而出,突然发起攻击,用巨大的身子缠住猎物,然后整个吞食掉。民间有“巴蛇吞象”的传说。据说,巴蛇可以把整头大象吞进肚子里,但要用三年的时间才能消化干净,再把大象的骨头吐出来,一说骨头可从蛇的鳞甲缝里钻出来。传说巴蛇原是神人,生活在洞庭湖中,因为经常作恶,危害人间,被后羿用箭射死。死后骨头堆在洞庭湖边,后来变成了一座山,叫巴陵。
旄马,其状如马,四节有毛。在巴蛇西北、高山南。
有一种旄马,其形状与马相似,四条腿的关节处都长着毛。旄马居住在巴蛇栖息之地的西北边、高山的南边。
匈奴、开题之国、列人之国并在西北。
匈奴国、开题国、列人国都在西北方。
发表评论(人工审核后显示)